1. 首页
  2.   - Événements
  3.   - 《地狱与极乐世界》艺术展

《地狱与极乐世界》艺术展

展出日期:2023年5月13日 至 7月21日

任瀚于1984年出生于中国,彼时正值国家大规模现代化建设之际,亦是全球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期。他的创作探讨高度互联社会所传播的当代价值观,与人类文明遗产之间的扰动与冲突。

《无题 – 泥石流 #1》,紫色碳纸画,创作于2016年,任瀚作品

在博物馆或废墟的墙面上雕刻下纪念碑式的作品,随后等待它们消失;在纸上缓慢地绘制过剩的网络图像。任瀚的成长时期伴随着中国城市化的井喷式发展和互联网在全球的迅速普及。他曾说:“我质疑人类在欲望驱使下不断建构和破坏的意义”,而他的工作正是对这个世界的一种西西弗斯神话式回应。

《无题 – 滚动 #1》,旧书上雕刻,创作于2022年,任瀚作品

地狱与极乐世界

在新中法大学当代艺术展厅,艺术家呈现了一组素描作品,这些画作仿佛描绘着里昂地区穿梭于河流与山脉之间的地理风貌。他以石墨铅笔绘制出水域与岩层的组合,其线条呼应着两条河流的流动轨迹,又仿佛雕刻出新的阿尔卑斯山景观。笔触在现实与虚构之间游走,呈现出一种近乎末世般的自然景观图景。

展览名为《地狱与极乐世界》(Inferno et Elysium),意指神话中的“地狱”与“极乐世界”,而艺术家则将这些意象转化为一个当代表达的神话空间——互联网世界。

互联网一方面打破了地域之间的边界,另一方面却让我们与可感知的现实保持着物理的距离,从而模糊了我们与世界的关系。作为信息社会的原型,通过搜索引擎获取的图像被当作一种消费材料,它构成了我们对现实的认知和集体想象的重要部分。光学与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我们的生命体验不断向全新的可视化形式与感知方式敞开。

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家邀请我们重新思考我们与图像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又如何塑造了我们当下的世界存在的方式?

策展人:Ambrine Lazreug Didier

任瀚的重要代表作是一系列浅浮雕式的作品,他以使用斧头、锤子和电钻等工具挖开墙表面的方式进行“素描”。

他在不同类型的建筑空间中将来自墙外的、互联网上的风景图像转化为他的特定场域艺术(in situ)。事实上,艺术家并不追求原创图像或形式的创造,而是选择对现成图像(ready-made images)进行再现与转换。这种方式既是一种对影像消费的回应,也是一种对当代视觉文化的反思。

如果将任瀚的特定场域作品视作一种体力的消耗,那么他在纸上的素描作品则是一种耐力的考验。绘画创作的行为本身,可以视为一种物理运动及身体劳动。然而,若是这种来回的手部活动成为了机械运动,“创作”的意义是否将有所改变?

《4,000,000,000 – 钟楼岛》(局部),创作于 2019年,任瀚作品

任瀚,1984年出生于中国天津,现在巴黎与北京两地工作生活。
200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
2011年毕业于法国尼斯维拉阿尔松国立高等艺术学院艺术系,获硕士学位及优秀奖励。

他曾于2020年在“Tante Martine”艺术逗留,期间完成了一项特殊雕刻项目的创作,他在巴黎旧书摊淘来的旧书古籍上进行雕刻创作,这些雕刻作品陈列于巴黎的图书馆中。

他法国与中国的多个重要艺术机构多次举办个展与群展,包括巴黎国际艺术城、尼斯亚洲艺术博物馆、北京今日美术馆、北京C-空间、北京时代美术馆,以及莫斯科现代艺术博物馆和柏林中国文化中心。

任瀚将于2023年5月至7月间,在新中法大学带来他的全新个展《地狱与极乐世界》(Inferno & Elysium)。本次展览由艺术八-北京艺术之家协办。

艺术展开展之际,艺术家还来到了里昂进行为期一周的艺术逗留。在此期间创作的这件作品,正在新中法大学当代艺术展厅的首次与观众见面。

此次艺术展是与艺术八 – 北京艺术之家共同举办。

观展时间:
周一至周五,中午12点 至 晚上 18点
展览免费开放
如您需讲解员导览,请致电或者邮件新中法大学进行预约

我们的联系方式,请见:实用信息